全国

详情

2019甘肃广河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公告(97名)
广河县人民政府 2019-05-16 09:51:10

关键词: 特岗考试

报名时间:2019年5月13日9:00至5月17日18:00

笔试时间:2019年6月22日


根据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甘肃省201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甘教师〔2019〕12号)、临夏州教育局、临夏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临夏州201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临州教发〔2019〕64号)精神,为了做好广河县201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工作,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招聘数量与岗位

全县计划招聘“特岗计划”教师97名(包含2018年已签约农村硕士3名),聘期3年。各实施县(市)招聘人数以省教育厅下达计划和岗位为准,详见附件1。

二、基本原则

(一)须以落实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编制、做好人事工资关系接转等工作为前提。

(二)选拔招聘工作由教育、人社、财政等部门共同负责,遵循“公开、公平、自愿、择优”原则。

(三)按照学科结构和教师岗位需求,科学合理设置招聘岗位。

(四)“特岗计划”实施县(市)的县城学校不能列为设岗学校,特岗教师须安排在乡镇及以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

(五)“特岗计划”教师实行公开选拔、按岗招聘、合同管理,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和应聘人员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报考条件与要求

(一)基本条件

1.思想政治素质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身体健康;

3.志愿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服从组织安排;

4.以广河县生源为主(因婚等将户籍迁入广河的往届毕业生需提供户口本等相关证明)。

(二)学历要求

报考“特岗计划”的考生须具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专科及以上学历,年龄不超过30周岁(1989年5月13日及以后出生),且持有《就业报到证》(就业报到证有具体就业单位的,需提供与就业报到证就业单位一致的《解约函》或《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因家庭户籍变更报考新户籍所在地服务岗位的考生须提供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就业报到证不再调整改派)的高校毕业生。鼓励本科师范专业毕业生应聘。

2018年已签约的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免试纳入特岗教师管理。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和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其中参加2018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甘肃省深度贫困县农村学校支教行动”且支教合格的考生,凭《甘肃省深度贫困县农村学校支教行动实习支教鉴定表》的复印件(由毕业高校加盖公章证明与原件一致)面试成绩加10分。

(三)职业资格及任教学科要求

报考“特岗计划”的考生应具有与报考岗位相对应的教师资格证或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任教学科应与报考岗位学科相对应。

参加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且笔试合格、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可以参加“特岗计划”笔试考试,笔试通过后须在现场确认资格审核环节,提供教师资格证或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如未取得,则取消参加“特岗计划”面试考试资格。                                    

四、实施办法

(一)报名

采取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的方式,由考生网上填报报名信息,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现场确认的资格审查工作,州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协调。

1.网上报名。报名时间为2019年5月13日9:00至5月17日18:00,报考人员登录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www.rst.gansu.gov.cn)后,进入“甘肃省2019年基层服务项目报名系统入口”进行注册并填报报名信息。5月17日18∶00以后将关闭报名系统。报考人员应及时登录报名系统查看报名结果,报名结束后不能再改报其他岗位。

报考人员报名前应仔细阅读招聘公告和《诚信承诺书》。注册时须准确填写本人姓名、身份证号和手机号码等信息,并妥善保管登录名和密码。注册完成后,上传经“人事考试照片审核处理工具”软件审核并自动生成的照片。因报考人员通讯不畅通、提交信息不真实、不准确等原因造成考试招聘过程出现无法考试、耽误资格审核及体检等后果的,由报考人员本人负责。

2.网上打印《准考证》。报考人员网上报名通过后,于2019年6月17日10:00至6月22日8:30期间,登录报名系统,按照提示打印本人准考证并妥善保管,以备考试、资格审核、体检等环节使用,无本人《准考证》的,视为自动放弃。考试时须持本人准考证和有效期内居民身份证件原件到指定地点参加考试。

3.报考岗位要求。考生以各设岗县(市)公布的生源要求为准,每人限报一个志愿服务县和一个岗位,不作调剂。报考“特岗计划”的考生不能再报考基层服务项目中的其他项目。

4.现场确认资格审核。现场确认时间为2019年7月20日至7月21日,地点在广河县教育局办公室。笔试结束后,符合面试条件的考生须持身份证、毕业证、《就业报到证》(就业报到证有具体就业单位的,需提供与就业报到证就业单位一致的《解约函》或《解除劳动合同协议》)、教师资格证(或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以及在网上报名系统自行打印的《甘肃省201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报名表》进行现场确认。如本人因故无法参加现场确认的,可委托亲友确认,确认时除提供上述规定的证件外,还须持委托书和被委托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现场确认由实施广河县教育局具体实施,依据报考条件对报名资格进行审核确认,并报州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二)笔试

1.笔试组织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人社、财政等部门加强考试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统筹组织实施好招聘工作。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负责全省“特岗计划”考试报名、信息汇总、命题制卷、试卷保管、考场设置、阅卷登分、雷同处理、成绩公布等考务组织工作。州、县(市)人社和教育部门要按照省上的统一安排,认真组织做好本行政辖区内的考务实施工作。各级考务组织实施产生的工作费用由同级财政负责承担。

2.笔试时间和地点

公共基础知识测试:2019年6月22日,9:00—11:00;

专业基础知识测试:2019年6月22日,14:00—16:30。

考试地点:以准考证上指定的地点为准。

3.笔试内容

本次考试笔试分为公共基础知识测试和专业基础知识测试两部分,各占100分,总分200分。

公共基础测试内容主要包括时事、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科技、人文和计算机应用、公文写作等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测试按文科类、理科类、音体美类分别命题考试。其中,文科类测试内容为中学语文、历史、地理;理科类测试内容为中学数学、物理、化学;音体美类测试内容为音体美相关专业知识。

考试不指定教材,不委托任何单位(机构)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

4.应试证件

应试人员须携带网上打印的《准考证》和居民身份证原件(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或临时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两证不全者不得参加考试。居民身份证遗失或过期,应及时到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补办临时居民身份证。

5.考场设置

考场由州上统一安排,考点设在临夏市。每个考场安排30人,报考同一县(市)的考生应尽量编排在同一个考场。州考务实施机构于6月10日前将考场设置编排情况报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

6.雷同试卷处理

笔试结束后,由国家指定的专业机构进行雷同检测,被甄别为雷同试卷的考生,给予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如其他相关证据证明雷同试卷考生存在作弊行为的,将视具体情形对其给予违纪违规处理。

7.笔试成绩查询

考生可于7月15日左右登陆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查询。对因违纪或违反《诚信承诺书》已记入诚信档案的考生,考试成绩作无效处理。

(三)面试

笔试成绩公布后,各实施县(市)要严格按照分学段(小学学段、初中学段)对应学科招聘计划的120%划线,笔试成绩按照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排名,依据考生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序,确定参加面试人员名单。面试人员不足招聘计划120%的学科,由实施县(市)根据全县(市)该学科所在大类(文科、理科、音体美)考生平均分数划定面试低控制线,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面试工作由实施县(市)教育、人社部门按照州级教育、人社部门的统一安排组织进行,要认真组织面试工作,严格面试程序,面试过程要全程录像,保证考试公开、公平、公正。组织选拔特岗教师过程中产生的面试费用由实施县(市)承担,不得向考生收取任何费用。

(四)人选确定

面试结束后,各实施县(市)要按照中小学文科、理科、音体美类笔试成绩(200分)/2×70%+面试成绩(100分)×30%换算总成绩,总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实施县(市)按照分学段(小学学段、初中学段)及对应岗位学科,依据考生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序确定拟录用人员。笔试和面试总成绩并列时,笔试成绩高者优先录用,笔试成绩也相同时,笔试专业课成绩高者优先录用。在确定的拟录用人员范围内,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由拟录用人员自愿选择岗位。如实施县(市)拟录用人员达不到计划数的,在设岗不变的前提下,相关县(市)决定是否在本州跨县市、同学段同学科进行补录,不得更换岗位、跨学科补录,跨县市调剂人员总成绩要达到补录县市本岗位学科大类平均分。如需补录,由各县市提出补录意见,由州上研究后拟定补录方案,上报省教育厅审核同意后进行补录。拟录用人员由实施县(市)参照新录用公务员体检标准组织体检,经公示后报州上复核。设岗县(市)教育行政部门于2019年8月10日前将审核同意拟聘用的特岗教师汇总名单和特岗计划实施情况总结上报州教育局办公室。

(五)岗前培训与上岗

各实施县(市)要安排拟聘特岗教师参加不少于一周的岗前培训,尤其是针对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认真做好入职前的师德教育与教学培训工作,要在各级教师培训中统筹安排,开展特岗教师专项培训;在上岗前对未认定教师资格证的按国家规定进行教师资格认定,确保特岗教师在秋季开学时持证上岗。

(六)信息管理

各实施县(市)录取结束后,要及时补充、更新“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中特岗教师信息;做好在岗特岗教师的数据统计、教师服务证书信息统计和2020年特设岗位需求测试工作,及时掌握特岗教师的基本信息,加强对特岗教师的科学动态管理。

(七)总结宣传

各县市要积极宣传特岗教师中的优秀典型,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宣传特岗教师志存高远、扎根农村的奉献精神和感人事迹。加强对特岗计划在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作用和取得成果的总结和宣传,努力营造实施特岗计划的良好工作氛围。

(八)监督检查

州上要加强特岗教师保障政策落实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对于无故拖欠特岗教师工资,不能为其缴纳五险一金,不能及时为服务期满留任特岗教师办理入编手续等情况,一经核实将给予通报批评,不得将该实施县(市)列入下一年度申请设岗需求名单。特岗计划实施管理不到位,招聘计划完成不好,特岗教师待遇保障和入编入岗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突出的县(市),要及时整改,对整改不力的,下一年度将不再增加或适当核减设岗名额。

五、保障政策

<!--[if !supportLists]-->(一)<!--[endif]-->特岗教师享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9〕4号)、《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5〕18号)和《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6〕133号)中规定的各项优惠政策。由实施县(市)按照国家规定落实好特岗教师的工资与补助发放、周转宿舍安排等工作,切实解决其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确保聘任期间的特岗教师在绩效奖励、生活补助、社会保障待遇、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等方面与当地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对待。

<!--[if !supportLists]-->(二)<!--[endif]-->“特岗计划”的实施与“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相结合。符合相应条件要求的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免试纳入特岗教师管理。

(三)不得随意调动(含借调)服务期内和服务期满留任的特岗教师。实施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特岗教师的统一管理和日常考核,对违反协议和学校规章制度的特岗教师,要严肃处理。对于不遵守合同,致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情况恶劣的,一经查实根据合同协议予以解聘并公开通报。

(四)本次招聘的特岗教师,严格按照《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教师〔2006〕2号)要求,三年服务期满后由实施县(市)教育、人社部门组织进行岗位考核,考核合格且愿意留任的特岗教师,不进行其他考试,由实施县(市)负责入编,落实工作岗位,扎实做好人事、工资关系等接转工作,同时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教师服务证书》发放和管理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服务期满特岗教师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硕士研究生等优惠政策。不愿留任的特岗教师由其自主择业。

(五)特岗教师户口和档案关系原则上统一转至工作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事档案管理部门。

本办法由州教育局负责解释。

六、现场确认地点

广河县现场确认地点:广河县教育局2楼办公室

七、咨询电话

特岗教师招聘工作主要以县(市)为主,广大考生如有疑问,请先咨询各县(市)工作人员,县(市)无法解答的问题,由县(市)教育局汇总考生疑问,统一由工作人员请示州教育局,州教育局请示省教育厅后统一答复。

4.广河县教育局办公室电话:0930-5622029

联系人:马礼宾18993002123  马小俊13830116681

附件1:2019年特岗教师招聘工作情况说明及注意事项

附件2:《广河县201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岗位表》

广河县教育局

广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9年5月6日

2024年特岗教师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添加
获取1对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相关推荐

(c)2008-2023 招教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