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全国招教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词源 |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
许慎在其所著《说文解字》中对教育最早做出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
【考点2】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概念 | 广义的教育 |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
狭义的教育 |
特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
基本要素 |
作用 |
教育者 |
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学生的主要影响者和引导者 |
受教育者 |
教育的对象,学习活动的主体 |
教育影响 |
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 |
本质属性(质的规定性) |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
社会属性 |
永恒性、阶级性、历史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 |
分类依据 |
功能 |
主要内容 |
作用对象 |
个体功能 |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也称本体功能 |
社会功能 |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教育的派生功能 |
|
作用方向 |
正向功能 |
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
负向功能 |
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
|
呈现形式 |
显性功能 |
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 |
隐性功能 |
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 |
学说 |
基本观点 |
地位/评价 |
代表人物 |
神话起源说 |
教育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 |
最古老 |
宗教、朱熹 |
生物起源说 |
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行为 |
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标志着对教育起源问题的解释开始转向科学方向 |
利托尔诺 |
心理起源说 |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
—— |
孟禄 |
劳动起源说 |
教育起源于劳动 |
—— |
米丁斯基 凯洛夫 |
朝代 |
教育特点 |
夏朝 |
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学校称为“庠、序” |
商朝 |
出现学校的现象,已从甲骨文中得到证实 |
西周 |
特征:“学在官府”“学术官守”; 学校:国学和乡学; 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是核心) |
春秋战国 |
特点:官学衰微,私学大兴; 显学:儒家、墨家; 学校:稷下学宫(齐国) |
汉朝 |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隋朝 |
创立科举制度 |
唐朝 |
全面推行科举制度; 中央官学: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地方官学:州学、府学、县学 |
宋朝 |
教育内容:《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
明朝 |
科举考试形式:八股取士 |
清朝 |
1905年,“废科举,兴学堂” |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登录下载附件
二维码失效
请点击刷新
微信扫码登录下载附件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添加
获取1对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