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幼儿简答题精选(四)
山香教育 2018-09-14 17:26:23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招教网为了方便考生更好更精准的准备考试,每日精心筛选高质量题目供考生复习参考。本篇主要复习教育学知识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点 42 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


1)观察法:这是班主任了解学生基本的方法。


2)谈话法:这是班主任了解学生、管理班级时常用的一种方


法。 通过集体谈话和个别谈话深入了解真实可靠的信息。


3)书面材料和学生作品分析法:班主任可以通过书面问卷调查、心理测验等书面材料以及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


(4)调查访问:这是一种间接了解学生的方法。 班主任可以通过家访、走访学生前任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等,了解学生个体或群体的成长经历,深入了解有关背景原因。


考点 43 组织竞赛型活动的注意事项


1)把取胜看作参赛的目的之一,但不是唯一目的考点。


2)使更多的人有参赛的机会。


3)结合参赛的准备和实践,提高参赛者的心理素质。


4)通过参赛带动班级的日常活动。


5)在增强班级的集体荣誉感时,还要注意处理好班与班之间,


校与校之间的关系。

中学


考点 44 课程理论流派及其主要观点


1.社会中心课程论及其主要观点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又称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是主张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的理论。  代表人物有社会改造主义代表布拉梅尔德,批判理论的代表金蒂斯、布厄迪等。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学校应该致力于社会的改造而不是个人的发展。 为此,该理论批判儿童中心课程理论过于注重学生的个人需要、兴趣、自由及活动而忽视了社会的需要,主张课程的终价值是社会价值,课程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


2.活动中心课程论及其主要观点


活动中心课程又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  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及其学生克伯屈。 其基本特征是:


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第二,主张学习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


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


考点 45 课程标准的含义及作用


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 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它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考点 46 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


考点 47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特征


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 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本阶段的儿童具有如下的特征:


1)认识命题之间关系。


2)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3)具有抽象逻辑思维。


4)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考点 48 中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2025年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干货资料
  • 每日刷题
  • 备考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