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教育政策法规
维 度 |
领 域 |
基本要求 |
专业理念与师德 |
( 三) 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
10. 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 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11. 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 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 于创新的氛围。 13. 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
( 四) 个人修养与行为 |
14. 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5. 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6. 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7. 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8. 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
|
专业知识 |
( 五) 教育知识 |
19. 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0. 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21.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22. 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23. 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24. 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
( 六) 学科知识 |
25. 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6. 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27. 了解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28. 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
|
( 七) 学科教学知识 |
29. 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30. 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31. 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 32. 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
|
( 八) 通识性知识 |
33. 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4. 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5. 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6. 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
|
专业能力 |
( 九) 教学设计 |
37. 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8.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39. 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
( 十) 教学实施 |
40.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41. 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 42. 有效调控教学过程。 43. 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44. 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
|
( 十一) 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
45.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46. 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47. 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48. 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 展的教育活动。 49. 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 50. 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 51. 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
75
教师招聘考试
维 度 |
领 域 |
基本要求 |
专业能力 |
( 十二) 教育教学评价 |
52. 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 53.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54. 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
( 十三) 沟通与合作 |
55. 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56. 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 57. 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 58. 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
|
( 十四) 反思与发展 |
59. 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60. 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61. 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
三、实施建议
( 一)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 根据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
《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中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 制定中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中学教师入口关;制定中学教师聘任( 聘用) 、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 二) 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 重视中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中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 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 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 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 中等职业学校参照执行。
( 四) 中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 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2025年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登录下载附件
微信扫码登录下载附件
二维码失效
请点击刷新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