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2018年下半年国家教师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总结(三十六)
山香教育 2018-10-26 16:23:18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知识点五:记忆

 

 

1.概念: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2.分类:

 

(1)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记忆的分类

时间

编码方式

 

 

 

瞬时记忆

2 秒以内

图像记忆和声象记忆

 

 

 

短时记忆

1 分钟之内

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

 

 

 

长时记忆

永久性

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2)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可将记忆分为形象

 

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3)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可分为陈述性记

 

忆和程序性记忆。

 

(4)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可分为外显记忆和内

 

隐记忆。

 

3.品质:


 

80


(1)敏捷性: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

 

 

(2)持久性:记忆的保持特征。

 

(3)准确性: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

 

(4)准备性: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

 

4.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从信息加工的

 

角度来看,记忆过程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

 

程。

 

5.遗忘的规律

 

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

 

后慢,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

 

6.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实验证明,过度学习

 

(即能够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的程度达到 50%,即学习

 

的熟练程度达到 150%时,记忆效果好。


 

81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4)识记的方法。

 

(5)时间因素。

 

(6)情绪和动机。

2025年教资上岸大本营

  • 公告资讯
  • 干货资料
  • 每日刷题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

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收藏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