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2018年下半年国家教师教师资格:心理学总结(二)
山香教育 2018-11-02 16:24:51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第三节 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是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

2.人物:冯特 。

事件: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廷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意义: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称号:心理学之父、科学心理学之父、心理学第一人。

代表作:《生理心理学原理》(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民族心理学》、《心理学大纲》等。

二、西方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流派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地位 著作 构造主义 冯特

铁钦纳 ①研究对象是意识(感觉、意象、激情);

②主张心理学应该用实验内省法;

③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 —— —— 机能主义 詹姆士

杜威

安吉尔 ①提出“意识流”;

②研究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③意识的作用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 —— —— 行为主义

(联结主义) 华生 ①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

②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 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 格式塔

(完形心理学) 韦特海默

苛勒

考夫卡 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组织的意义 —— ——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 ①研究异常行为,无意识;

②研究方法主要有自由联想、个案法、释梦等 西方心理学“第二势力” —— 人本主义 马斯洛

罗杰斯 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②强调自我实现 西方心理学“第三势力” —— 现代认知主义

(信息加工

心理学) 奈塞尔

皮亚杰 以信息加工为 —— 《认知心理学》 ]

简答题汇总

[1.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2.简述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第二章 认知发展与教育

知识梳理

[认知发展与教育感觉和知觉感知觉概述感知觉的一般规律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记忆记忆概述记忆过程及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记忆的发展想象表象概述想象概述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幻想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言语与思维言语思维及其品质思维的种类概念的学习思维的一般过程创造性思维学生思维的发展注意注意的概述注意的规律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注意力的发展特点]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一、感知觉概述

知识1 感知觉的概念

[1. 概念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感知觉的关系

[关系 感觉 知觉 区别 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 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 仅依赖于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 依赖于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 受感觉系统的生理因素影响 受感觉系统的生理因素、人的过去经验、心理特点的制约 —— 与词联系在一起 联系 ①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都是我们对现实的感性反映形式;②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

注:1.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感觉”

2.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又称“思维的知觉”)

知识2 感觉的分类

[外部感觉 视觉 在人的各种感觉中起主导作用 听觉 内耳耳蜗是听觉的感觉器官 嗅觉 对物质固有的气味的感觉 味觉 舌尘对甜、舌中对咸、舌根对苦、舌两侧对酸敏感 肤觉 主要包括触觉、压觉、温度觉和痛觉等 内部感觉 机体觉 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 平衡觉 对身体的感觉,也称姿势感觉或静觉 运动觉 对关节肌肉的感觉 ]

注:视敏度即视力

知识3 知觉的种类

根据人脑反映的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1.物体知觉

[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真正运动的知觉似动知觉]

似动知觉的主要形式有:   [分类 定义 举例 动景运动 当两个刺激(如光点、直线、图形等)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距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 电影画面

(瞬时记忆造成的) 诱导运动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月动云静

(同时发生) 自主运动 人在注视暗环境中一个微弱的、静止的光点,片刻后感觉到光点在来回移动的现象 在暗室中注视烟头或熏香 运动后效 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瀑布

(一个方向动—静止—反方向) ]

注:诱导运动和运动后效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同时的”,后者是“继时的”

2.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常出现的偏差主要有:

[类别 定义 举例 社会刻板效应 指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中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 人们倾向于认为教师是儒雅的、知识渊博的 晕轮效应

(光环效应)

听音频讲解] 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相似判断 学生认为外表有魅力的老师教学能力强 首因效应

(初效应)

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人们交往时很注重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

(近效应) 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脑海中的印象深的往往就是临别时的情景 投射效应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3.错觉

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它不能用主观努力克服,不存在个体差异。

2025年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干货资料
  • 每日刷题
  • 备考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