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2021年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之课堂管理概述
招教网 2020-12-23 14:39:40

关键词: 全国招教

课程推荐>>>2021年招教直播讲座免费听,更多购课优惠点击咨询


一、课堂管理概述

(一)课堂管理的功能(多选)

课堂管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维持功能、促进功能、发展功能,其中维持功能是课堂管理的基本功能。

(二)课堂管理的目标(判断)

1. 课堂管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积极的、有建设性的课堂环境,而不是让学生安静、驯服地遵守课堂纪律。

2. 课堂管理不只是班主任自己的事情,是每个任课老师都要注意的事情。

(三)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多选、简答)

1. 教师的领导风格

2. 班级规模

3. 班级的性质

4. 对教师的期望

二、课堂群体管理

(一)群体的概念、特征及对个体的作用(会区分,选择)

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例如,个体在独自骑单车的情况下时速是每小时 24 英里,如果与别人骑单车竞赛,时速会更快。

社会干扰:当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从事某项工作时而使个体行为效率下降的现象称为社会干扰,也叫社会抑制。比如,考试时,有些考生会因为老师站在旁边,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社会惰化:主要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去个性化:由费斯廷格等人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在群体中,人们有时会感到自己被湮没在群体之中,于是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丧失,个体的自我认同被群体的行动与目标认同所取代,个体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行为,自制力变得极低,结果导致人们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做去个体化。

从众: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名词解释)根据外显行为与内在的自我判断是否一致,可将从众行为分为:

真从众(心服口服)

权益从众(口服心不服)

不从众(口也不服心也不服)

(二)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会区分,选择)

正式群体:是指在校行政部门、班主任或社会团体的领导下,按一定章程组成的学生群体。如班级、小组、少先队等。正式群体的发展要经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三个阶段,集体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

非正式群体: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一些学生自由结合、自发形成的小群体,称为非正式群体。如兴趣小组。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凝聚力是衡量一个班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添加全国客服老师微信

备注招教网

获取更多考试资讯和海量备考干货

教师资格证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添加
获取1对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