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2021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选择题专项模拟练习(三)
招教网 2021-05-12 17:12:37

关键词: 全国招教

21.小学生在听教师讲课的时候,随着教师的讲述而在头脑中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就属于(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22.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说的是一种(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2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在这些需要中,很基本的是( )。

A.安全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生理需要

D.认识和理解需要

24.一位同学智力年龄为12,实际年龄为10,这位同学属于( )。

A.智力正常儿童

B.智力超常儿童

C.弱智儿童

D.品德良好儿童

25.“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 )。

A.《论语》

B.《荀子》

C.《孟子》

D.《学记》

26.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这是一 种( )。

A.替代强化

B.直接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27.先行组织策略的代表人是( )。

A.加涅

B.布鲁纳

C.奥苏贝尔

D.托尔曼

28.个体道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参考答案】

21.A [解析]无意想象又叫不随意想象,是无目的、不自觉产生的想象。

22.B[解析]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时被喜事所引起的愉快心情按其强度来说并不强烈,但这种情绪状态并不在事过之后立即消失,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

23.C [解析]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理需要是处于很低层次的,是很基本的需要。

24.A [解析]计算可知,该同学的智商为120。智商在80一120的儿童,属于智力正常的儿童。

25.C [解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一…强调学习是积极的思维过程。

26.A[解析]替代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其他人实施这种行为后所得到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指向。

27.C [解析]奥苏贝尔的认知一接受学习论中提出了先行组织策略,指在学习任务本身之前先呈现引导性材料的教学策略。

28.A[解析]道德认知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知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道德认知是个体道德的核心部分。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添加
获取1对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