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2022下教资笔试考试:材料分析范例及答案解析(十五)
招教网 2022-09-07 16:03:55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材料:某小学四(3)班语文老师要求学生用“如果……就……只能……”的句式来谈谈自己的理想。学生甲:“我妈妈常对我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只能去当清洁工’。”学生乙:“我爸爸常教育我,‘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只能像我一样去打工’。”学生丙:“老师经常告诉我们……”全班绝大多数学生的理想都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像电脑里设置的固定答案一样。

问题:

(1)你如何看待“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成为绝大多数学生唯一理想的现象?

(2)针对这一现象,应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参考答案解析】

(1)该班大多数学生的理想是不合理的。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材料中,该班学生的理想只是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即只注重智力的发展,这不符合我国的教育目的,也违背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2)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该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为诸育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应该根据不同教育内容或领域的特点实施教育,有重点地完成教育目标,同时使诸育互相促进。

②注重因材施教。全面发展不等于学生的平均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只要这一优势智力得到了合理的发展,都有可能成为优秀人才,成才的道路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因此,学校教育应根据学生的特殊性对学生因材施教。

③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定向。小学阶段,个性发展的意义就在于使有特殊个性和才干的学生更有可能适应未来不同社会工作的需要,教育必须为不同的社会岗位培养人才。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应当鼓励学生对社会上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有一些直观、感性的认识,激励中小学生为自己的职业理想的实现和祖国美好的明天做好准备。

2025年教资上岸大本营

  • 公告资讯
  • 干货资料
  • 每日刷题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

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收藏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