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每日一练】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2月26日)
zz145 2024-02-26 09:16:26

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24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教育活动的是(  )

A.母鸡教小鸡觅食

B.警察训练警犬追查嫌疑犯

C.妈妈给孩子哺乳

D.爸爸教孩子跟熟人打招呼

2.作为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的因素是(  )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3.语文课上,老师在范读课文时,配上一支轻音乐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教师这一做法反映了感觉(  )的规律。

A.适应

B.对比

C.相互影响

D.错觉

4.少年期是指11、12~14、15岁的阶段,关于这个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征,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抽象思维已不需要以具体形象为支撑

B.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

C.思维的批判性有所发展,但仍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

D.随着身体的急剧变化,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烈

5.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为(  )

A.2006年9月1日

B.2007年1月11日

C.2007年9月1日

D.1995年9月1日

二、判断题

1.在新课程观下,课程就是指文本课程,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  )

2.运用启发性原则的首要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3.发现学习通常都是有意义的学习。(  )

4.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勤奋感,避免自卑感。(  )

5.在我国,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无法获取教师资格。(  )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D【解析】教育是专门针对人类社会而言的,强调的是育人性和目的性,不能等同于动物或人类的本能行为。

2.A【解析】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3.C【解析】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是指任何一种感受器的感受性,都会因同时或继时发生作用的其他感受器的影响而有所变化。

4.A【解析】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在这一时期,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为支柱。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初中生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5.A【解析】2006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并于2006年9月1日起开始施行。

二、判断题

1.×【解析】在新的课程观下,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

2.√【解析】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首要问题。

3.×【解析】发现学习未必都是有意义的学习,它也可能是机械学习。

4.×【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5.×【解析】不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添加
获取1对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