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6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开始有学校教育形态是在( )
A.原始社会 B.夏代 C.汉代 D.唐代
2.科学形态教育学的标志是( )
A.《学记》 B.《理想国》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3.教育有史以来,除( )以外,教育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原始教育 B.西周教育 C.近代教育 D.现代教育
4.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由( )因素决定。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人口
5.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主导作用的是( )
A.教育内容 B.教育方法 C.教育目的 D.教育组织形式
6.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是( )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科技
7.人的发展是指人的( )的发展。
A.身体和心理 B.智力 C.个性 D.社会性
8.被心理学家称为“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9.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教育应该( )
A.抓关键期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教学相长
二、简答题
1.如何在教学中促进迁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略。
2.D【解析】1806年,赫尔巴特发表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发展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被誉为第一部科学形态的教育学,是教育科学形成的标志。
3.A【解析】在原始社会中,由于没有阶级,人与人的关系基本上是平等的,因而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
4.B【解析】略。
5.C【解析】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同时它也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高理想。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6.A【解析】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生产力发展对教育事业所提出的要求。
7.A【解析】人的发展包含两个方面,即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8.B【解析】少年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
9.A【解析】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短的时间内取得佳的效果。
二、简答题
1.(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2)合理编排教学方式,促进迁移;(3)教授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迁移意识;(4)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登录下载附件
微信扫码登录下载附件
二维码失效
请点击刷新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添加
获取1对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