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每日一练】教师招聘考试(3月14日)
admin 2017-03-14 16:17:10

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7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门论述师范教育问题的著述是   

A.张之洞的《劝学篇》     B.康有为的《大同书》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D.严复的《救亡决论》

2.认为教育的终目的是造就“完全人格”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陶行知   C.赞科夫  D.蔡元培

3.18世纪后期德国出现的新式学校——“泛爱学校”,按照   的教育观点,提出了培养博爱、节制、勤劳的美德,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之中。

A.加涅    B.布卢姆   C.奥苏贝尔  D.卢梭

4.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持这一观点的教育学家是   

A.杜威   B.谢弗勒   C.苏霍姆林斯基  D.凯洛夫

5.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A.1877年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B.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

C.1899年詹姆士的《对教师的谈话》 D.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6.下面对学习策略的解释,其中不属于学习策略的定义的观点是   

A.学习策略是对一切学习活动的指导

B.学习策略是具体的学习方法与技能

C.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与控制技能

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与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体

7.“愤”“悱”二字是源自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根据朱熹的解释,“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也”就是   

A.愤 B.启    C.悱  D.发

8.下列不属于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的是   

A.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C.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非社区型封闭的教师

D.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与建设者

9.在整个课程编制中为关键的准则是   

A.课程内容   B.教学目标    C.课程标准  D.课程目标

10.目标模式的代表人物和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是   

A.斯宾塞 B.泰勒    C.布卢姆   D.斯腾豪斯

二、简答题

1.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1896年,梁启超于《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论师范》,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专文论述师范教育问题。

2.D【解析】蔡元培认为教育的终目的是造就“完全人格”。

3.D【解析】18世纪后期德国的“泛爱学校”,按照卢梭的教育观点,提出了培养博爱、节制、勤劳的美德,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之中等极富新意的办学设想。

4.A【解析】“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观点,其代表人物是杜威。

5.D【解析】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6.B【解析】学习方法是学习策略的知识和技能基础,是学习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学习的全部。因此,不能把二者完全等同。

7.A【解析】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宋代理学家朱熹这样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8.C【解析】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中,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9.D【解析】课程目标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为关键的准则。

10.B【解析】目标模式的代表人物是有着“课程评价之父”美誉的泰勒。

二、简答题

1.1)运用启发式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4)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5)开设具体创造性课程,教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和创造技法;(6)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添加
获取1对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