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每日一练】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12月21日)
yaqi 2017-12-21 08:56:55

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7 幼儿园

1.学前儿童在游戏中,一会把一根木棍当成枪,一会又当马骑。这是属于(  )

A.记忆活动       B.想象活动      C.思维活动     D.注意活动

2.小班幼儿看木偶剧表演时,看到“老虎”会感到害怕。这说明幼儿(  )

A.想象脱离现实           B.想象与现实混淆

C.想象容易受情绪影响     D.想象内容零散

3.“教师为幼儿做了纸杯脱水的小实验”。这位教师采用的方法是(  )

A.演示法     B.欣赏法     C.观察法     D.操作法

4.教师在设计班级环境主题墙时(  )

A.须让家长参与         B.不能让幼儿参与

C.可以让幼儿参与         D.可以一学年换一次

5.教育孩子问题上,父母观点发生冲突时,应在尊重孩子想法的基础上私下沟通好,避免孩子无所适从。这体现了家庭教育的(  )原则。

A.一致性      B.科学性      C.指导性      D.适度性

6.幼儿的学习是以(  )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A.直接经验    B.动手操作    C.直接感知    D.亲身体验

7.(  )强调为儿童提供实物,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视儿童为主动的学习者、建构者。

A.布鲁纳      B.维果斯基    C.皮亚杰      D.杜威

8.幼儿每次睡眠应保证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  )左右。

A.1.5小时     B.2小时      C.2.5小时     D.3小时

9.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既是课程评价对象,又是课程评价主体的是(  )

A.教师和家长       B.管理人员和教师

C.教师和儿童       D.管理人员和儿童

10.小班的李老师经常组织幼儿玩各种游戏,壮壮参加了这些游戏后,由入园时的焦虑不安,乱发脾气到现在的每天开开心心。这说明游戏可以促进幼儿(  )

A.情感的发展     B.语言的发展     C.认知的发展     D.社会性的发展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解析】略。

2.B【解析】幼儿混淆假想与现实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身临其境,与角色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

3.A【解析】演示是教师通过向儿童展示各种实物或直观教具,引导儿童按一定的顺序注意物体的各个方面和各种特征,使他们获得对某一事物或现象较完整的感性材料。

4.C【解析】幼儿园环境创设要遵循幼儿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

5.A【解析】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把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加以协调,使教育内容与要求、手段与方法等能前后一致,左右贯通,保证孩子个性品质的健康发展。

6.A【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7.C【解析】把皮亚杰理论运用在学前教育中,关键就是要为儿童提供实物和环境,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帮助儿童提高提问的技能和了解儿童认知发展中的困难。

8.B【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具有健康的体态的教育建议:(1)为幼儿提供营养丰富、健康的饮食;(2)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3)注意幼儿的体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姿势;(4)每年为幼儿进行健康检查。

9.C【解析】教师和儿童既是课程评价的“对象”,又是课程评价的主体,而在多元评价的主体中,教师与儿童则是主体中的主体。

10.A【解析】幼儿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游戏治疗”理论和实践表明,游戏是幼儿发泄自己不良情感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游戏使幼儿的情绪变得平静、缓和,有利于抑制、降低消极情绪的负面作用。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添加
获取1对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