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每日一练 教师招聘考试(7月1日)
admin 2016-07-01 10:51:33

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6


一、单项选择题

1.刚入学的儿童观察事物凌乱、不系统,常常东看一下、西看一下,看到哪里算哪里。这说明他们观察的(   )还未发展好。

A.目的性    B.精确性    C.顺序性    D.深刻性

2.形式训练说以(   )为心理学基础。

A.应用心理学     B.基础心理学    C.官能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3.(   )心理学派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A.精神分析    B.行为主义    C.格式塔     D.认知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心理过程是具有鲜明的静态特性的心理现象

B.个性心理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

C.自我意识是一种内在的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的系统

D.心理状态有它的认识侧面、情感侧面、意志侧面,是个性结构中的自我调节系统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内部感觉的有(   )

A.肤觉    B.平衡觉    C.嗅觉    D.运动觉

2.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一种高级的需要,包括(   )需要。

A.自尊    B.创造     C.认知    D.审美

3.“怒发冲冠”“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上词语所描写的心理活动有(   )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过程   E.观察过程

4.建构主义学习观主要是(   )

A.主动建构性  B.社会互动性   C.知识只是一种解释和假设   D.情境性

三、判断题

1.小学儿童并不具有审美能力,美感要到青年期才有所发展。(  )

2. 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题目说明了小学生的观察缺乏顺序性。低年级小学生观察事物凌乱、不系统。中、高年级小学生观察的顺序性有较大发展,一般能系统地观察,能从头到尾边看边说,而且在表述前往往能先想一想再表述,即把观察到的材料进行加工,使观察到的内容更加系统化。

2.C【解析】略。

3.C【解析】强调心理的整体性是格式塔学派的基本观点。

4.B【解析】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所以A项错误;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它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三个侧面,是个性结构中的自我调节系统,所以C、D

二、多项选择题:

1.BD【解析】内部感觉是指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主要分为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肤觉和嗅觉属于外部感觉。

2.BCD【解析】自我实现的需要由低到高可以分为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创造需要。

3.BCD【解析】“怒发冲冠”体现的是情绪情感过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体现的有意志过程,还有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性格等。

4.ABD【解析】建构主义学习观主要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C项属于建构主义知识观的内容。E项属于建构主义学生观的内容。

三、判断:

1.×【解析】儿童从很小就开始有一定的美感,只是他们的美感一般来源于那些经常接触的、内涵不很深刻的事物。

2.√【解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添加
获取1对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