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每日一练】202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5月9日)
yangguang 2020-05-09 10:15:26

关键词: 特岗教师 2020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的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看具体情况,可有多端性

2.新学年开始,如果学校选派你担任一年级三班的班主任,面对40张陌生的渴望知识的面孔,你认为了解全班学生的基本方法是()

A.考核法

B.观察法

C.问卷法

D.谈话法

3.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自我教育

B.社会教育

C.家庭教育

D.学校教育

4.下列关于教育惩罚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教育中不能没有惩罚

B.惩罚只有符合负强化的意义才会产生大的教育价值

C.惩罚只限于知过能改的行为

D.多用施予式惩罚,少用或不用剥夺式惩罚

5.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是()

A.行动

B.认知

C.动机

D.诱因

判断

6.从学生学习的结果分析,学生在隐性课程中得到的主要是学术性知识,而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非学术性知识。()

7.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8.幼儿期是学习障碍出现的主要年龄阶段。()

9.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10.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有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参考答案解析】

1.D【解析】德育过程一般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2.B【解析】略。

3.D【解析】三结合教育中,学校教育居于主导地位。

4.D【解析】惩罚只有符合负强化的意义才会产生大的教育价值。惩罚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没有惩罚或没有赏识的教育均不是完整的教育。所以,A、B项的说法正确。惩罚只限于知过能改的行为;多用剥夺式惩罚,少用乃至不用施予式惩罚。这两种说法属于科学实施惩罚须遵循的原则,C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错误。

5.B【解析】略。

判断

6.×【解析】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区别之一即是在学生学习的结果上,学生在隐性课程中得到的主要是非学术性知识,而在显性课程中获得的主要是学术性知识。

7.×【解析】题干所述为信度的含义。

8.×【解析】儿童期是学习障碍出现的主要年龄阶段。

9.√【解析】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包括:(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进行教学反思。

10.√【解析】情感陶冶法是指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潜移默化地使受

2025年特岗教师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添加
获取1对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