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每日一练】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7月27日)
shizhenzhen 2021-07-27 10:00:32

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21

一、单选题

1.课间活动时,两个学生因碰撞而打架,老师对此做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创造性 

B.示范性 

C.能动性 

D.复杂性

2.课堂上,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三维目标中的(  )的落实。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过程与方法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3.以下选项中哪一个不是注意具有的功能(  )

A.选择 

B.保持 

C.理解 

D.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

4.智力测验的效度系数一般在(  )

A.0.1~0.3之间 

B.0.3~0.6之间

C.0.6~0.8之间 

D.0.9以上

5.某学生在做应用题时,首先就是读题干,通过题干他知道了这道题需要解决什么方向的问题。这说明该学生处于解决问题过程中的(  )阶段。

A.理解问题 

B.发现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二、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  )

2.教学中可以将任何知识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  )

3.就记忆效果而言,学习后立即睡觉比学习后继续活动有更好的效果。(  )

4.桑代克提出的三大学习定律是指准备律、练习律和分配律。(  )

5.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  )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A【解析】教育机智是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的表现之一。

2.C【解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调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起积极的态度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就有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3.C【解析】注意的功能包括:(1)选择功能;(2)保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功能。

4.B【解析】效度通常用效度系数来表示,智力测验的效度系数通常在0.3~0.6之间。

5.A【解析】理解问题即明确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题干所述属于理解问题。

二、判断题

1.√【解析】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苏联和我国学者,该学说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

2.×【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如果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一锅煮”,让孩子同成年人一样地听报告、搞活动、开批判会,把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成人化”,就违反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故题干说法错误。

3.√【解析】学习后立即睡觉比学习后继续活动有更好的效果是因为没有倒摄抑制的影响。

4.×【解析】桑代克认为,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5.√【解析】根据我国《教师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添加
获取1对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