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每日一练 教师招聘考试(8月15日)
admin 2016-08-15 11:48:19

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6

【每日一练】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似动现象是指(  )

A.物体在空间中移动而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

B.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连续位移而被知觉为运动的现象

C.双眼视差

D.知觉的理解性

2.(  )是指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有一个好的发展时期。

A.关键期   B.近发展区   C.学习   D.学习动机

3.“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感觉的(  )现象。

A.同时对比   B.后像   C.适应   D.继时对比

4.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思维的起点和动力是下列哪一项(  )

A.发现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5.在处理课堂中的问题行为时,下列做法恰当的是(  )

A.对人不对事      B.尊重学生人格

C.轻易做出结论    D.多做主观判断

6.孩子哭闹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7.注意是意识(  )的表现。

A.指向性和集中性   B.警觉性和选择性

C.普遍性和特殊性   D.一般性和重点性

8.以下关于“先行组织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奥苏贝尔提出                      B.在正式学习之前呈现

C.往往是比学习内容概括性更高的材料    D.指的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

9.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

A.道德情感异常    B.道德行为不良   C.道德意志薄弱    D.道德认识缺乏

10.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奥苏贝尔——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B.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C.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D.维果斯基——近发展区理论

二、简答题

1.简述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2.A【解析】题干所述是关键期的概念。

3.C【解析】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嗅觉的适应,嗅觉的适应属于感觉适应。

4.A【解析】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

5.B【解析】略。

6.D【解析】消退是一种无强化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7.B【解析】注意是意识的警觉性和选择性的表现。

8.D【解析】先行组织者即先于某个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引导性学习材料。

9.C【解析】小学生道德意志薄弱、坚持性差,因而常“明知故犯”“言行不一”。有时无法抵制诱惑,有时因战胜不了困难,时常做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

10.A【解析】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由皮亚杰提出。

二、简答题【答案要点】

1.(1)强烈的创造愿望;(2)丰富的表象储备;(3)积累要的知识经验;(4)原型启发;(5)积极的思维活动;(6)灵感的作用。此外,创造性思维能力、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丰富的情绪生活、正确的理想和世界观也是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添加
获取1对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