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2023教师招聘考试:教综必备考点--教育学(二)
招教网 2023-04-13 11:42:03

关键词: 全国招教

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②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 生产力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④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

⑤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①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②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③ 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① 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②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③ 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4、学校文化可以分成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组织和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等。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高层次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

5、身心发展的动因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孟子、苏格拉底、卢梭、霍尔等

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

二因素论(辐合论):把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分为两类: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6、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不均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7、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决定人的发展。

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但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个体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添加
获取1对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