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2023教师招聘考试:教综必备考点--教育心理学(一)
招教网 2023-04-13 15:35:11

关键词: 全国招教

概述 — 心理发展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其中,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2、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学内容是教与学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3、1903 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4、布鲁纳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主动性、反思性、合作性、社会文化对学习的影响。

5、1924 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6、研究方法:①实验法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②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③行动研究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

7、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8、皮亚杰的发展理论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皮亚杰用来说明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概念是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图式通过两种形式实现:同化和顺应。

9、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前运算阶段(2—7 岁);具体运算阶段(7—11、12 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 岁以上)。

10、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6—11 岁学龄期—勤奋与自卑,12—18 岁青春期—自我同一与角色混淆。

11、维果茨基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当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发展。

12、学生的智力差异:1.智力类型差异。2.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3.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4.智力的群体方面的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

13、认知方式也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

14、认知方式包括: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冲动型与沉思型、具体型和抽象型、发散型与辐合型等。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添加
获取1对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