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2024教师招聘笔试:小学语文模拟题 —阅读(2)
招教网 2023-10-24 18:13:38

关键词: 全国招教

阅读以下宋词,回答第3~4小题。

孤雁儿【注】

李清照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注】《孤雁儿》写于李清照晚年,赵明诚去世之后。

鹧鸪天·暮春

黄升

沉水香销梦半醒,斜阳恰照竹间亭。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净瓶。

莺宛转,燕丁宁。晴波不动晚山青。玉人只怨春归去,不道槐云绿满庭。


3.你认为《鹧鸪天·暮春》上阕的“自拣残花插净瓶”一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3.【参考答案】“残”字用得好。“残”字表面上写暮春时节的花的“残败”,借花的“残败”写春的“残败”,实则写出女主人公的青春将“残”。女主人公特意拣取快要凋谢的花朵插到花瓶里,流露出的是对红颜易老、芳颜易逝的感叹,淋漓尽致地抒写了女主人公的伤感情绪。


4.两首词中的女主人公都充满了愁思,但心境不同。请结合语句进行分析。

4.【参考答案】(1)《孤雁儿》含蓄地写出了女主人公思念亡夫的愁绪:“情怀如水”的女主人公因“梅心惊破”而心生波澜,《梅花三弄》的笛曲吹开了枝头的梅花,春天虽然来临了,却引起了女主人公无限的幽恨愁思。在“小风疏雨”的凄清环境里,当年的吹箫人早已无处可寻,个人悲欢早已倾注于笔端;词末三句写出女主人公寻寻觅觅之形及怅然若失之感,表达了女主人公的无限孤独寂寞之情,借梅花寄托了对亡夫的悼念。(2)《鹧鸪天·暮春》主要表现了女主人公青春被禁锢的失落与寂寞之情。词的上阕,描写女主人公春昼梦醒的无聊之状,“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等举动无不透露出闺阁女子的寂寞情怀,以及内心对红颜将去、年华易逝的哀叹;下阕写景抒情,表现了女主人公留春无计、怨春不语的失落心境。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添加
获取1对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