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2024教师招聘考试:53个普通心理学高频考点(2)
招教网 2023-12-23 15:07:53

关键词: 全国招教

第二章《认知过程》

【考点107】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区别

联系

感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知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考点108】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内涵

种类

联系

感受性

感觉能力

绝对感受性

感官觉察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反比

差别感受性

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

感觉阈限

刺激量

绝对感觉阈限

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觉阈限

最小差异量

【考点109】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作用类型

内涵

感觉适应

概念

刺激对感受器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

种类

视觉适应(明适应和暗适应)、听觉适应、嗅觉适应、味觉适应、触压觉适应、温度觉适应

感觉对比

概念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使感受性发生变化

种类

同时对比、继时对比

感觉后效/感觉后像

概念

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

种类

视觉后像有两种:正后像和负后像

【考点110】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作用类型

内涵

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任何一种感受器的感受性,都会因同时或继时发生作用的其他感受器的影响而有所变化

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联觉

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考点111】知觉的种类

依据

类型

主要内容

反映的客观对象的不同

空间知觉

形状、大小、深度(视崖实验)、方位知觉等

时间知觉

反映客观现象的延续性(时间长短)和顺序性(时间先后)、周期性

运动知觉

物体在空间位置移动的知觉

社会知觉

刻板效应

将概括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

晕轮效应

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

首因效应

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近因效应

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投射效应

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

错觉

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现象,而幻觉是异常心理现象;

只要客观条件具备,主观努力难以避免

【考点112】似动知觉

动景运动

当两个刺激(如光点、直线、图形等)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距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

诱发运动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诱发运动。例如,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而浮云是运动的。可是,由于浮云的运动,人们看到月亮在动,而云是静止的

自主运动

在暗室里,如果你点燃一支熏香或烟头,并注视着这个光点,你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这就是自主运动现象

运动后效

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运动后效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添加
获取1对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