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心理学备考之:习得性无助
2017-07-18 10:30:12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幼儿园

习得性无助
温婷婷
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在1967年研究动物时发现,他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于是在笼子里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叫,也不狂奔。后来实验者在给电击前,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和颤抖。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狗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由于在实验的早期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也就是说,它们认识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控制电击的终止。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终止都是在实验者掌控之下的,而狗会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界的控制,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指的是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力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其实就是我们平常经常提到的“破罐子破摔”、“听天由命”。
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成为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把自己的眼光再开阔一点,看到事件背后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使我们自己陷入绝望。
在我们的教师资格证考试中,习得性无助是一个热门考点。例如单选:小明学习非常努力,但是成绩总是不理想,逐渐出现了被动、退缩、无动力的状态。这种心理反应属于(  )
A.学习焦虑         B.习得性无助
C.自我评估降低     D.认知功能障碍
答案:B

2025年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干货资料
  • 每日刷题
  • 备考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