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第四节 知识的学习
一、知识学习概述
(一)知识的概念
知识 是指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
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二)知识的分类
1.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安德森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1)陈述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 也叫 描述性知识 ,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
别和辨别事物。 当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过程包括获得、保持和提取三
个阶段。
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主要有:(1)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2)有效地运用注
意规律;(3)对陈述性知识进行精加工;(4)整理和综合知识材料,使知识系统化;(5)了
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系统。
(2)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即 操作性知识 ,是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
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 程序性知识学习主要由陈述性阶段、程序化阶
段、自动化阶段三个阶段构成。 程序性知识学习包括两种类型:模式识别学习和动作步
骤学习。
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主要有:(1)注意课题的选择与设计;(2)注重示范与讲解;
(3)运用变式与比较;(4)大量练习与适时反馈;(5)明确程序性知识的使用条件;(6)分
解程序的操作过程。
2. 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由于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所谓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
平。 所谓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3. 策略性知识
美国心理学家梅耶提出了一种策略性知识。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
维的知识,即个体运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和技。
(三)知识的表征
知识的表征是指信息在人脑中的存储和呈现方式,它是个体知识学习的关键。 陈述
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表象和图式也是其重要形式;程序性知
识则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行表征。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
构。 广义而言,它是某一学习者的全部观念及其组织;狭义来说,它可以是学习者在某一
特定知识领域内的观念及其组织。
(四)知识学习的类型
1. 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
题学习
(1)符号学习
符号学习 又称 表征学习 ,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 符号学习的主要内
容是词汇学习。 (汉字、英语单词的学习,就属于词汇学习。 但是符号不限于语言符号
(词),也包括非语言符号(如实物、图像、图表、图形等)。 因此,对数学图表的认识、对瓜果
树木的认识、对各种机床的认识等,也属于符号学习。)同时,符号学习还包括事实性知识的
学习,即学习一组符号(语言或非语言)所表示的某一具体事实。 (如历史课中历史事件和
历史人物的学习,地理课中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学习,均属于事实性知识的学习。)
(2)概念学习
概念学习 是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其实质是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和
关键特征。 概念学习以表征学习为前提,又为命题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它是意义学习的
。
(3)命题学习
命题学习 是指获得由几个概念构成的命题的复合意义,实际上是学习表示若干概
念之间关系的判断。 命题是我们能够评价是非对错的小的意义单元。
2025年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登录下载附件
微信扫码登录下载附件
二维码失效
请点击刷新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