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2019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结束活动
招教网 2018-12-20 16:07:35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一、活动结束的设计

(一)结束环节的意义

结束环节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好的结束是下一

个活动的开始”。精心设计一个适宜而有效的结束方式很有要。

(二)活动结束的原则

1. 画 龙 点 睛 , 凸 显 活 动 核 心 信 息

在一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会传递很多信息给孩子,因此,活动结尾时,教师应该用简明

扼要的语言概括总结活动的信息,对凸显和提升活动价值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例如:《听雨》是一首儿童散文诗,传递了雨天听雨的情趣,可以排遣烦躁的心情。很多教

师会选择在雨天让孩子欣赏这首诗歌,有的教师还将其演绎成绘画、仿编诗歌等活动,但不

管何种形式,作品所蕴含的诗情画意是确定的。因此,教师可以这样设计结尾:教师可边说

边问:“有晴天就会有雨天,大家想过这个问题吗?”待孩子们想明白后教师说:“所以,老

师希望大家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都要拥有好心情!

2. 借 势 助 推 , 注 重 情 感 迁 移

如果只是为了让孩子听故事而讲故事,为了让孩子会画画而教画画的话,那么,教师组

 [24]页织的集体教学活动就会游走在与孩子真实生活无关的空中楼阁中。如何让孩子身临其境,教

学结尾时的借势助推,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例如,《我爸爸》是一个很好的绘本故事,其主要教育价值应定在通过读别人的故事,“学

会关心自己的爸爸”上,所以,在教学活动结尾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边展示班里孩子

们爸爸的照片,边让还沉浸在故事带来的感动中的孩子,像故事的主人公一样,“去看看自

己的爸爸,了解自己的爸爸,像他一样,写下自己爸爸的故事,让大家都知道你的爸爸有多

么了不起”。

3.活动结束的设计要自然

要让幼儿在自然的状态下结束活动,不可生硬的打断幼儿正在进行的活动。可采用灵活

的、多样的方式,为下一个环节做铺垫。

2025年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干货资料
  • 每日刷题
  • 备考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