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2023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专项模拟题--学习理论(9)
招教网 2022-11-21 16:06:30

关键词: 全国招教

判断题

1.桑代克的实验研究对后继研究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他提出的学习效果律逐渐发展为今天的学习动机,而练习律逐渐演化为强化理论。(  )

答案:×

解析:学习准备律逐渐发展为今天的学习动机,而效果律逐渐演化为强化理论。


2.当学生表现出一次正确的行为时,就表示他已确实学到了该种行为。(  )

答案:×

解析: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当学生表现出一次正确的行为时,不表示他已确实学到了该种行为。


3.非指导性教学只是一种教学理论,因此不能作为实际操作的教学模式。(  )

答案:×

解析: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从实际操作层面阐述了情感教育理论。


4.学习总是要通过操作表现出来的,故学习等同于操作表现。(  )

答案:×

解析:学习总是要通过操作表现出来的。学习所带来的行为变化往往要通过操作表现出来,但学习与操作表现不能等同,学习的表现有时可多于学习,有时可少于学习,这要视每个学习个体的具体情境而决定。

学习总是要通过操作表现出来的,故学习等同于操作表现。(  )


5.学习本身是一种内部过程,是可以测量的。(  )

答案:×

解析:学习本身是一种内部过程,是无法测量的。要了解学习是否发生过,只能根据学生在学习前后行为表现的变化才能推断出来。


6.儿童模仿动画片中人物的行为是学习。(  )

答案:√

解析: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题干所述是一种学习现象。


7.奥苏贝尔强调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指学习材料有意义。(  )

答案:×

解析:奥苏贝尔强调的“有意义”指材料能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8.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是建构主义学习论的观点。(  )

答案:√

解析:建构主义学生观认为,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经验,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发展出新的知识经验。


9.桑代克用“小鸡啄米”实验证明了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

答案:×

解析:“小鸡啄米”实验是苛勒证明关系转换说的经典实验;桑代克用动物学习实验证明了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最著名的动物学习实验是饿猫开笼取食的实验。


10.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

答案:√

解析:斯金纳根据其实验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他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如果一个行为出现以后,有强化刺激尾随,那么该行为的发生概率就会增加;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行为,如果撤去强化刺激,该行为的发生概率就会逐渐减弱,甚至完全消失。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添加
获取1对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