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2023教资笔试备考:教综必考的感知觉规律(1)
招教网 2023-02-28 16:04:24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感觉的相互作用规律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⑴感觉适应

内涵: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典例:

①暗适应(明→暗)

从外面进入电影院,需要适应一会儿才能看清里面的东西。

②明适应(暗→明)

刚从电影院里出来,觉得外面的阳光很刺眼。

③嗅觉适应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⑵感觉对比

内涵: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典例:

①月明星稀(同时对比)

②吃过糖之后吃橘子觉得很酸(继时对比)


⑶感觉后效(感觉后像)

内涵:

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

典例: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⑴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内涵:

一种感受器的感受性因其他感受器的影响而有所变化

典例:

感冒鼻子不通气,吃不出食物的香味


⑵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内涵:

某种感觉系统的不足由其他感觉系统弥补

典例:盲人的听觉很灵敏


⑶联觉

内涵:

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典例:

①红色给人以热烈的感觉

②欢快的歌曲

2025年教资上岸大本营

  • 公告资讯
  • 干货资料
  • 每日刷题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

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收藏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