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招教考试
网上报名时间:2025年8月11日至8月18日17:00
点击下方对应附件下载
>>湖南教师招聘官方【备考顾问】<<
微信识别二维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0元领取【成师大礼包1份】
公告解读/历年考情/备考指导/海量资料/精品课程
中南大学附属中小学由中南大学主办,其中雅礼中南附属中学由雅礼中学全面托管,实行集团化管理;中南大学第一附属小学、第二附属小学为雅礼教育集团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发展环境优良,后劲充沛。现因工作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中小学教师。
一、招聘岗位
本次公开招聘非事业编制教师10人,具体岗位如下:
学段 |
学科 |
岗位要求 |
人数 |
备注 |
小学 |
语文 |
胜任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兼任班主任或中队 辅导员。 |
2 |
任教地点:第一附属小学(位于岳麓山校区) 或第二附属小学(位于天心校区) |
初中 |
体育 |
胜任初中阶段体育教学。 |
1 |
任教地点:雅礼中南附属中学(岳麓山校区) 或雅礼中南附属中学(天心校区) |
语文 |
胜任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有较强的文字功底, 兼任宣传干事。 |
1 |
||
数学 |
胜任初中阶段数学教学。 |
1 |
||
生物 |
胜任初中阶段生物教学。 |
1 |
||
英语 |
胜任初中阶段英语教学。 |
1 |
||
高中 |
物理 |
胜任高中阶段物理教学,兼任通用技术教师。 |
1 |
任教地点:雅礼中南附属中学(岳麓山校区) |
化学 |
胜任高中阶段化学教学,兼任化学实验员。 |
1 |
||
生物 |
胜任高中阶段生物教学。 |
1 |
||
备注:所有岗位实行分类定岗,依岗定酬,优岗优酬。 |
二、招聘条件
1.基本条件: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纪守法,身心健康,具有良好品行和职业道德,服从组织安排;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专业能力强。
2.学历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
3.专业资格要求:
(1)具有中小学相应学段及以上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认定专业与招聘岗位专业一致。
(2)普通话等级:语文二级甲等及以上,其它学科二级乙等及以上。
4.年龄要求:原则上不超过35周岁(1990年8月1日以后出生)。对于有教学经验、业绩突出的教师,年龄条件可适当放宽。
三、招聘程序及有关事项说明
(一)线上报名
1.报名时间:2025年8月11日至8月18日17:00
2.报名方式:网络报名
报名网址:https://www.wjx.top/vm/Oxein8u.aspx#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报名二维码
3.报名事项:
(1)应聘人员仔细阅读招聘公告,提交的信息须真实、准确、完整。应聘人员提供虚假信息的,一经查实,取消其参考和录取资格。本次报名不收取任何费用。
(2)报名需填写《中南大学附属中小学非事业编制人员招聘报名表》。
(3)专业资格、报名条件等要求提供的证明材料有效时间截止报名之日,其后取得的证书成果等不作为报考的有效材料。
(二)资格审查、面试和试教
1.资格初审:根据应聘人员提供的信息和上传的资料,进行资格初审。
2.现场资格复审:现场资格复审必须提供线上填写所有证件证书等原件,并提交《中南大学附属中小学非事业编制人员招聘报名表》。
3.资格审查贯穿招聘工作全过程,任何环节发现应聘人员不符合招聘条件要求的或提供的材料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取消其应聘资格。
4.逾期未参加此环节者,视为自动放弃应聘资格。
5.面试环节对应聘者进行综合素质考核。试教由课堂教学(10分钟)和答辩两个环节构成。
面试、试教具体安排和地点另行通知。
(三)体检
1.拟录用人员到县级以上医院按入职要求进行体检,体检费用由应聘者承担。
2.不按时参加体检者视为自愿放弃体检资格。
(四)公示
体检合格者确定为拟录用人员,由中南大学附属学校管理中心公示5个工作日。
(五)录用方式及待遇
公示无异议,通知拟录用人员办理入职手续。本次招聘录用人员按照中南大学非事业编制人员进行管理,录用人员的工资、保险及其他福利待遇按《中南大学非事业编制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及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1.教师岗位待遇按相应薪酬标准发放,实行“优岗优酬”。
2.录用人员子女可按相关规定享受中南大学附属小学、中学的优质教育资源。
3.学校将为教师提供一流的事业发展平台和各类学习提升机会。
四、联系方式
联 系 人:郭老师 陈老师 兰老师
联系电话:0731-88830669
中南大学附属学校管理中心
2025年8月11日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登录下载附件
微信扫码登录下载附件
二维码失效
请点击刷新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添加
获取1对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