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幼儿备考-幼儿心理学之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2017-09-06 09:10:38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幼儿园

幼儿心理学之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

幼儿社会性行为在资格证考试中常常出现,经常会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现在我们就加以总结。

社会性行为是指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反应。分为亲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又称为积极的社会行为,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问题。比如说幼儿看到过马路的老奶奶摔倒了去扶就是具备亲社会性行为的表现。

(一)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阶段和特点

1.亲社会行为的萌芽(2岁左右)

2.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出现明显个别差异(3~6、7岁)

1)合作性发展迅速;

2)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分享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3)出现明显的个性差异。

(二)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1.社会生活环境(社会文化、电视媒介)

2.幼儿日常的生活环境

1)家庭的影响

2)同伴相互作用

3.移情

移情是指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根本、内在的因素!

 

反社会行为也称为消极的社会行为,是指可能对他人或群体造成损害的行为和倾向。其中具代表性、在幼儿中突出的是攻击性行为。分类:敌意性攻击行为,也就是主要攻击人和工具性攻击行为,也就是主要为物而攻击他人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1)行为更多地表现为破坏玩具、物品或直接争夺。

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3)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

4)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1.父母的惩罚;

2.大众传播媒介(榜样);

3.强化;

4.挫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

 

同学们掌握住了吗?让我们来做两道试题吧!

1.(2011)幼儿道德发展的问题是()

A.亲子关系的发展B.同伴关系的发

C.性别角色的发展D.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2.(2012试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A.榜样       B.强化   C.父母的惩罚      D.挫折

答案:1.D  2.D

2025年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干货资料
  • 每日刷题
  • 备考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