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知识点五:教育的起源
理论名称 |
基本观点 |
地位 |
代表人物 |
|
|
|
|
|
|
神话起源说 |
由神所创造 |
古老的观点 |
朱熹、宗教 |
|
|
|
|
|
|
生物起源论 |
动物的本能行 |
第一个正式提 |
利托尔诺 |
|
|
为 |
|
出 |
沛西•能 |
|
|
|
|
|
心理起源论 |
儿童对成人无 |
忽视教育的社 |
孟禄 |
|
|
意识的模仿 |
会作用 |
|
|
|
|
|
|
|
劳动起源说 |
劳动 |
|
科学 |
米丁斯基 |
|
|
|
|
凯洛夫 |
|
|
|
|
|
知识点六:教育的功能 |
|
|
|
|
|
|
|||
功能作用的对象 |
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 |
|||
|
|
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
功能作用的方向 正向功能、负向功能
功能作用呈现的方式 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知识点七: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6
1.教育还没有独立的形态。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无专门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员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
4.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和生活。
5.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
知识点八:古代社会教育
1.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2.古代东西方教育的共同特征:阶级性、专制性、道统性、
刻板性、等级性、象征性。
3.古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夏:出现了我国早的学校教育形态。
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
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
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
为当时的显学。
2025年教资上岸大本营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
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登录下载附件
微信扫码登录下载附件
二维码失效
请点击刷新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