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2021年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历年教师招聘考试题(五)
招教网 2021-03-05 15:33:01

关键词: 全国招教

1.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将其中的道理运用到德育工作中,要求我们坚持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答案】B。

解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指的是要观察他因何去做这一事,再观察他如何去做,再观察他做此事时的心情如何,安或不安。根据不同的人的不同情况,对其进行不同的教育,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

2.小唯很喜欢地理这门学科,他利用暑假走访了市内多个图书馆,根据地理课所学的知识制作了一张精美的本市手绘地图并附上气候变化特点和地形分析。开学后,小唯主动把这张地图交给地理老师,但地理老师反应很冷淡。地理老师认为,考试不会考本市的地理气候特征,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制作一张地图,不如将课本上的考点内容记熟。地理老师的这种观点反映出课本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是( )。

A.课程结构方面过于注重学科本位,缺乏整合。

B.课程评价方面过于强调选拔和甄别功能。

C.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D.课程方面过于注重书本,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具有滞后性。

【答案】D。

解析:地理老师认为将课本上的考试内容记熟就能很好的应对考试,无需花费大量时间在地理课外内容的学习,说明该老师在课程方面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学生所学习的地理内容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具有滞后性。

3.程序性知识是有关“怎么办”的知识,下列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是( )。

A.语文中的句子规则

B.物理中的基本原理

C.体育中的动作要领

D.化学中的元素符号

【答案】C。

解析: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体育中的动作要领明确规定每一步应该做什么,下一步要怎么做。语文中的句子规则、物理中的基本原理和化学中的元素符号都强调“是什么”的问题。

4.李老师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冲刺,从而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此方法属于( )。

A.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学业成就评价

【答案】C。

解析: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为使计划更加有效的实施而进行的评价。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等进行冲刺,属于诊断性目标。终结性目标指在教学活动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目标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修正其本身轨道所进行的评价。学业成就评价指既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技能进行评价。

5.在学习国统区人民的困苦生活时,初中历史老师方老师引用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巧妙设疑,作为教学内容的导入,引出国统区人民生活的图景—缺衣(一)少食(十)。方老师所采用的课文导入方法是( )。

A.实验导入 

B.趣味导入

 C.直观导入 

D.情境导入

【答案】B。

解析:实验导入指教师通过做实验来引出本节课内容;直观导入指教师运用直观教具、实物或采用现代化视听手段等引出课堂内容;情境导入指教师创设一个情境,在此情境中引出新知识;趣味导入指采用一些有趣的方式,如诗词、歌谣、对联等引出本节课内容。方老师通过引用对联,巧妙设疑导入,采用了趣味导入的方法。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添加
获取1对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