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16 小学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
1.小学教育的对象一般为( )岁的儿童。
A.5~11 B.6~12 C.5~11 D.7~12
2.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
A.激励 B.情感交流 C.信息传递 D.沟通
3.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属于( )
A.运作的课程 B.领悟的课程 C.正式的课程 D.理想的课程
4.学校教育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5.( )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A.教师 B.学生 C.班干部 D.班主任
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创造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复杂性
7.“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 )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A.直观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8.( )是在一堂课即将结束的几分钟时间内,师生共同对课堂中所蕴含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进行总结,是课堂教学的后一个环节。
A.课堂评价 B.课堂总结 C.布置作业 D.课堂提问
9.( )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A.教学评价 B.教学测量 C.课程评价 D.教学模式
10.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包括( )
A.讲授法 B.读书指导法 C.发现法 D.讨论法
二、简答题
1.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
2.D【解析】略。
3.C【解析】正式的课程,即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也就是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
4.B【解析】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
5.D【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班主任的概念。
6.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师劳动长期性特点的典型示例。
7.D【解析】“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中具体运用的结果。
8.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课堂总结的概念。
9.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学评价的概念。
10.C【解析】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四种。
二、简答题
1.(1)小学生的有意记忆明显增强:从无意注意为主转变为有意记忆为主,是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第一个特点;(2)小学生的意义记忆迅速发展:从机械记忆为主向意义记忆为主过渡,是小学记忆发展的第二个特点;(3)小学生的抽象逻辑记忆水平逐步提高: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逻辑记忆的方向发展,是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第三个特点。
2025年教资上岸大本营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
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登录下载附件
微信扫码登录下载附件
二维码失效
请点击刷新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