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6
一、单项选择题
1.学校的( )是校园文化的。
A.物质文化 B.组织文化 C.制度文化 D.精神或观念文化
2.( )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A.义务教育 B.教育制度 C.教育目的 D.教育评价
3.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智力劳动 B.体力劳动
C.接受教育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素质 B.主观能动性 C.学校教育 D.环境教育
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关心学生的学习 B.教学 C.教书育人 D.管理学生
6.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 )关系。
A.授受 B.相互促进 C.民主平等 D.朋友
7.当今教育改革的是( )
A.教学方法改革 B.课程改革
C.教育评价制度改革 D.教育结构改革
8.以下不属于教师劳动特点的是(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预期性 D.长期性
二、简答题
1.简述德育过程的规律。
三、论述题
1.根据教育教学实际,试述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根据注意的规律组织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
2.C【解析】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因此,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3.D【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C【解析】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因为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5.C【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6.A【解析】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7.B【解析】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内容。
8.C【解析】略。
二、简答题
1.(1)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2)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教育性活动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学生品德反复而且长期逐步提高的过程。
三、论述题
1.(1)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人们在注意状态下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是认真听讲,注意教师的教学活动,也会有相应的外部表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外部表现,既能够判断学生是否在专心听讲,又能够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优化。
(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生的注意。①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②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③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3)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①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②培养间接兴趣;③合理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分心;④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4)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过分地要求学生使用有意注意,则容易引起疲劳;而如果只让学生凭借无意注意来学习,则不利于他们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所以,无论是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还是在一堂课上,教师都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登录下载附件
微信扫码登录下载附件
二维码失效
请点击刷新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添加
获取1对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