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每日一练】教师招聘教育理论考试(12月23日)
yaqi 2017-12-23 09:44:48

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7

1.把教师自评和学校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结合起来对教师进行评价,体现了(  )

A.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B.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C.评价功能的发展性    D.评价方法的灵活性

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强调的品德因素是(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某学生认为自己学业成功的原因是努力学习,这种归因维度是(  )

A.内部、稳定、可控      B.外部、稳定、不可控

C.内部、不稳定、可控      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

4.“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强调了在动作技能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示范    B.反馈    C.练习    D.言语指导

5.“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6.下列不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

A.记忆力     B.想象力       C.意志力       D.思维力

7.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

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陶冶教育法     D.说服教育法

8.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  )

A.学习动机     B.学习需要     C.学习兴趣   D.学习期待

9.20世纪末,我国提出的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指的是(  )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

C.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

D.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10.根据声音表象和动觉表象进行的思维属于心智技能的(  )

A.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B.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C.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D.内部言语阶段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解析】新课程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

2.D【解析】“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就是说君子要少说虚话,多干实事,强调的品德因素是道德行为。

3.C【解析】根据韦纳归因理论,努力属于内部、可控、不稳定因素。

4.C【解析】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说的是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强调了练习在技能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5.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洛克的《教育漫话》中的名言。

6.C【解析】智力是人的一种综合认识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因素。非智力因素则包含了除智力以外的所有的其他心理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

7.B【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德育方法。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

8.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学习需要的概念。

9.D【解析】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简称“两基”“两全”“两重”。

10.C【解析】根据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形成理论,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是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添加
获取1对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