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每日一练 教师招聘考试(6月29日)
admin 2016-06-29 09:48:19

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6

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而言是(   )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2.把一个玩具从儿童的身边拿走,他会去寻找。这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至少应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能二用”。从注意的品质来看,“一心二用”是(   )

A.不可能的   B.不良品质   C.无条件的   D.有条件的

4.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失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   )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会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二、判断:

5.为了突出学习材料的本质特征,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要尽可能多采用“变式”来呈现学习材料。(   )

6.学生先前的知识掌握程度和以后学习的有关知识成正相关。(   )

7.负强化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   )

8.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为的部分,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   )

9.一个没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我们可以说他的心理是健康的。(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脑的反射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2.A【解析】儿童去寻找被拿走的玩具,说明他知道玩具只是不在眼前,但是存在的,说明其已经获得了客体永久性。所以其思维发展至少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3.D【解析】“一心二用”体现了注意的分配,而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

4.C【解析】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如果成功的几率大约是50%时,他们会回避这项任务。因为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保证成功,使自己免遭失败;而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找到适当的借口,得到自己和他人的原谅,从而减少失败感。

二、判断题:

5.×【解析】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与非本质特征是交融在一起的,这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时,容易混淆事物的本质特征。为了避免这种误解,在概念教学中可采用“变式”。但变式也不可过多地使用,如果不适当地夸大变式的作用,认为它可以代替概括活动,则显然是错误的。教师应该明确:变式的作用在于促进概括,而非取代概括。

6.√【解析】略。

7.×【解析】惩罚是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反应的过程。惩罚与负强化有所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则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8.√【解析】略。

9.×【解析】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等。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添加
获取1对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