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每日一练】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1月28日)
yangguang 2021-01-28 09:54:21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21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单选题

1.个体以社会需要、个人才能和兴趣为依据,能随时随地地接受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教育是(  )

A.教育个体化

B.教育社会化

C.社会化教育

D.个体化教育

2.各学科教材的编写都要以“三个面向”“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内容之中。这体现了编写教科书要遵循的原则是(  )

A.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B.理论与实践统一

C.知识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统一

D.知识与能力统一

3.巴班斯基认为,评价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标准有效果标准和(  )标准。

A.空间

B.时间

C.信度

D.效度

4.为人格的发展提供可能性的是(  )

A.个人主观因素

B.遗传因素

C.成熟因素

D.环境因素

5.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模型中,三维度不包括(  )

A.一致性与非一致性的维度

B.内在与外在的维度

C.可控与不可控的维度

D.稳定与不稳定的维度

6、材料分析题

学习课文《小珊迪》后,教师提问:“你最喜欢这篇课文的哪一段?”几个学生踊跃发言,表达自己对课文的喜爱。随后,老师叫了一个没有举手的小个子男生,要他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小男生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说了句:“我都不喜欢。”老师批评了他,小男生一声不吭地坐下了,看得出他心里很不服气。学生可以不喜欢课文吗?老师的说法是:“我认为不可以。不喜欢不就等于可以不学了吗?再说,教材选的都是好文章。”

试结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此材料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解析】

1.B【解析】教育社会化,即教育对象的全民化,是指个体以社会需要、个人才能和兴趣为依据,能随时随地地接受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教育。

2.A【解析】编写教科书要注重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反映科学技术最新成果,并要做到在科学性上准确无误。

3.B【解析】巴班斯基认为评价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标准有两个:效果标准和时间标准。

4.B【解析】人格是在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其中遗传为其提供了可能性,环境使人格发展成为现实。

5.A【解析】韦纳把人经历过事情的成败归结为六种原因,按各自的性质,分别归入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6、材料分析题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材是例子”,学生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无论专家选出的文章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学生总要以自己的经验和方式去理解。

(2)建构主义的观点引发了新一轮的教育观念变革,新观念要求我们尊重学生,发展学生的独特个性,造就健康有序、宽松和谐、激励上进的新型教育。鼓励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建构自己独立的意义。

(3)此材料中的小男生表示不喜欢课文中的句子,老师给出的理由是:不可以,学生必须得喜欢书中的课文。如果我们总是以一个固定的模子去框住学生的思维,强迫所有的学生必须去喜欢同样的东西,势必使学生丧失个性、丧失自我、丧失创造力。

☟ ☟ 

扫码添加全国教资微信群

获取更多考试资讯和海量备考干货

2025年教资上岸大本营

  • 公告资讯
  • 干货资料
  • 每日刷题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

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收藏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