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每日一练】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4月23日)
bjszz 2022-04-23 10:14:47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2022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一、单选题

1.主张“教育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的学者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维多利诺

2.教育叙事研究主要用来研究(  )

A.学生的学习行为

B.学生的动机变化

C.教师的教育思想

D.教师的教学方法

3.(  )言语是言语发展的高级阶段。

A.口头

B.方言

C.阅读

D.书面

4.对于学习的实质,说法错误的是(  )

A.学习是指过程而不是结果

B.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行为

C.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D.学习有价值标准与对错之分

5.“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体现的是(  )

A.创造性

B.学会学习

C.学习迁移

D.学习动机

二、辨析题

在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利用旧知识去同化新知识,那么,“接受式学习”就有意义。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B【解析】题干所述内容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2.C【解析】教育叙事研究主要用来研究教师的教育思想。

3.D【解析】书面言语是言语发展的高级阶段。

4.D【解析】学习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1)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行为;(2)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3)学习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4)学习是指过程而非结果,学习的过程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5)学习引起的是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6)学习没有价值标准与对错之分。

5.C【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形式。

二、辨析题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2)有意义学习的本质就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的过程,是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在接受式学习中,学生利用旧知识去同化新知识,因此也属于有意义的学习。

2025年教资上岸大本营

  • 公告资讯
  • 干货资料
  • 每日刷题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

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收藏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