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2018教师资格考试:第五章 课程知识点总结(六)
山香教育 2018-09-05 11:50:35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备考推荐:2018年河教师招聘考试协议班

点击进群:518488696 河南招教交流群(群内定期分享招教资料、发布考试新信息)


58,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①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②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③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④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⑤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59,课程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的系统化活动

60,课程设计的层次(了解)

宏观层次:对课程体系结构的整体编制,如国家颁发的教学计划或课程计划。

中观层次:对具体课程的编制,即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如:语文教学标准)

微观层次:教师对课程的再设计,即学科教学设计。

61,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泰勒的目标模式和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

62,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课程领域的圣经。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当代教育评价之父”

63,泰勒原理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首先确定目标,根据目标选择内容、方法以及评价过程)

64,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卢梭。过程模式是指是指在课程设计中详细说明所要学习的内容,所要采取的方法以及所遵循的标准。教师是整个过程的人物。

65,课程实施即将已经编订好的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

66,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学区的特征,学校的特征,校外环境

67,课程计划的特点:合理性,和谐性,明确性,简约性,可传播性,可操作性

68,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目标、事实和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和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

69,课程评价包括两方面评价:课程本身、学生学业。现代教育评价提倡发展性评价,注重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

70,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③IPP评价模式,③S⑤评价模式。

2025年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干货资料
  • 每日刷题
  • 备考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