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详情

【每日一练】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6月16日)
shizhenzhen 2021-06-16 12:01:48

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21

一、单选题

1.在创设春天主题墙饰时,教师先设计了一面“春天大自然有什么变化”的问题墙,而后又呈现了幼儿户外寻找春天秘密的图片、作品等。这种环境创设是属于(  )创设。

A.展览式 

B.操作式 

C.填充式 

D.记录式

2.3岁的小明回家后兴奋地告诉妈妈,他今天得了一朵小红花。但后来,妈妈了解到根本没有这回事。这说明幼儿(  )

A.想象无明确的目的 

B.撒谎 

C.移情 

D.将想象与现实混淆

3.欢欢小朋友在回答自己为什么是好孩子时,说“我不撒谎,我帮妈妈扫地,我把玩具让给阳阳先玩”。这是(  )

A.依从性评价           

B.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

C.对自己内在品质的评价 

D.对自己个别方面的评价

4.“能熟练使用筷子”,该典型表现所属于的年龄段是(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5.《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学校不得聘用以下人员担任教职工(  )

A.因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人 

B.曾被行政处分的人

C.曾被行政处罚的人           

D.乙肝病毒携带者

二、判断题

1.陈鹤琴先生提出生活教育,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  )

2.某个幼儿园指定的某个月计划进行的教学活动属于幼儿园的中期目标。(  )

3.维果斯基认为教育教学的作用就在于创造“最近发展区”,教育应略超前于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  )

4.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动静交替。(  )

5.尊重幼儿的合法权利是指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意愿安排教学活动。(  )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C【解析】在填充式创设中,最初墙面上只有一些原始的记录或是一些简单的框架,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逐步将幼儿的作品、学习成果布置到墙面上,对大片空白的墙面进行填充。

2.D【解析】幼儿的记忆存在着正确性差的特点,容易受暗示,容易把现实与想象混淆,常用自己虚构的内容来补充记忆中残缺的部分,把主观臆想的事情当作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来回忆。

3.B【解析】幼儿先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逐渐出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幼儿基本上是对自己的外部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而不能深入到对自己内心品质进行自我评价。题干中所讲幼儿在回答自己是好孩子的理由时,一般都倾向于对外部行为来回答。

4.D【解析】详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动作发展目标3的内容。

5.A【解析】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学校教职工应当符合相应任职资格和条件要求。学校不得聘用因故意犯罪而受到刑事处罚的人,或者有精神病史的人担任教职工。

二、判断题

1.×【解析】陶行知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2.×【解析】月(或几周)计划(主题活动)的教育目标,它表述的是在较短时间内所期望达到的成果,是学期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

3.√【解析】略。

4.√【解析】略。

5.×【解析】儿童毕竟是稚嫩、弱小的个体,他们对自己权利的行使还必须通过成人的教育和保护才能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应当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收藏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添加
获取1对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