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5月25日)
shanxiang001
2018-05-25 09:43:46
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8
备考推荐: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协议班
点击加群:教师招聘交流群(群内定期分享招教学习资料、发布考试新信息)
1.迁移是学习过程中常见的现象,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个能够描述典型的迁移现象,这个成语是( )
A.举一反三
B.心想事成
C.思维敏捷
D.物以类聚
2.下列心理活动或心理现象中,( )是无意想象的极端情况。
A.催眠
B.睡眠
C.梦
D.表象
3.( )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其他思维过程的基础。
A.分析和综合
B.比较与分类
C.抽象和概括
D.具体化和系统化
4.参加社会实践是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小明既想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发展自己的能力,又怕参加实践浪费学习时间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势冲突
5.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但注意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这两个特征是( )
A.指向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集中性
C.指向性和分散性
D.集中性和紧张性
6.一般而言,把学习成败归因于( )因素时,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大。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任务难易
D.运气好坏
7.在知觉当前事物的时候,人们总是借助于已有经验对当前知觉对象的意义作出解释,并用词把它表示出来。这是( )
A.知觉的理解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整体性
8.( )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A.学习能力
B.学习动机
C.学习策略
D.学习技能
9.注意的转移是注意的动力特征,也是注意( )的表现。
A.稳定性
B.分配性
C.灵活性
D.集中性
10.信息保持时间在2~20秒之间,长不超过一分钟的记忆是( )
A.短时记忆
B.长时记忆
C.瞬时记忆
D.感觉记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解析】举一反三是迁移现象的典型形式。
2.C【解析】略。
3.A【解析】思维的一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4.C【解析】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例如,题干所述情形以及有些同学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但又怕耽误时间影响学习。
5.B【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它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6.A【解析】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对学习的激励也大。而任务难易和运气好坏都是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不大。
7.A【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
8.C【解析】略。
9.C【解析】灵活性强的人,注意转移比较容易;灵活性差的人,注意转移较难。
10.A【解析】短时记忆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1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