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25
一、单选题
1.师幼关系是教师与幼儿在教育教学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相对于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师幼关系对幼儿的()影响最为突出。
A.家庭关系 B.思想观念 C.学习 D.性格
2.()缺乏会造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坏血病。
A.维生素C B.维生素A C.维生素B D.维生素D
3.儿童能区分橘子和橙子,其使用的感知觉是()
A.视觉 B.触觉 C.感觉 D.感知
4.新生儿出生不久后,通过喂奶与音乐的前后出现,多次重复后,婴儿在听到音乐时会加速吮吸,这是婴儿学习阶段中的(),是婴儿最早的学习方式。
A.操作条件作用 B.经典条件作用 C.模仿 D.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5.《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的机构。
A.保育和教育 B.教育和游戏 C.教育和养育 D.学习和活动
二、判断题
1.幼儿园课程评价本质上应是一种“对事不对人”的评价。()
2.幼儿是成长档案袋的主体,无论是档案的建立、形成,还是制作,都应该让幼儿参与。()
3.2岁左右,婴儿开始使用疑问句,并呈迅速增长趋势。()
4.谈话法在社会教育中宜单独使用。()
5.维果斯基认为在概念体系的演绎中不断延伸出来的概念是科学概念。()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C【解析】相对于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师幼关系对幼儿的学习和幼儿园适应方面的影响最为突出。
2.A【解析】维生素C是水溶性维生素,又名抗坏血酸。维生素C可以促进胶原合成,参与胆固醇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力,还能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维生素C缺乏会造成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坏血病。
3.D【解析】3岁以后,儿童对物体的感知,渐渐和有关概念联系起来。比如,对颜色的知觉,已经不停留在对射入眼帘的光线波长的反映,而把它归入某种颜色的类别,并且能够学会叫出颜色的名称,比如,幼儿会说“像橘子那样的颜色”或说出“橙色”,对物体的形状也是如此。
4.B【解析】经典条件作用以基础反射为重点。在建立条件作用时,其基础反射是天生的神经反射。比如,强光会引起眨眼,那么,使铃声与强光同时出现,可以形成铃声引起的条件反射。题干中,新生儿出生后不久,通过喂奶与音乐的前后出现,多次重复后,婴儿在听到音乐后吮吸加速,这就是在吮吸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了条件反射,属于经典条件作用。
5.A【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条指出,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二、判断题
1.√【解析】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评价儿童不是为了鉴别儿童,评价教师的教育行为也不是为了给教师评定等级。课程评价的目的是完善课程,提高教育质量。因此,幼儿园课程评价本质上应是一种“对事不对人”的评价。
2.√【解析】幼儿是成长档案袋的主体,无论是档案的建立、形成,还是制作,都应该让幼儿参与,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档案袋、为什么要有档案袋,怎样制作自己的档案袋等。
3.√【解析】2岁左右,儿童开始使用疑问句,并呈迅速增长趋势。
4.×【解析】谈话法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虽然非常重要,但只有单调的一问一答谈话,很容易使儿童的注意力分散。因此,不要独立地采用谈话法,还应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尤其是要和讲解法结合起来,对谈话的内容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总结。
5.√【解析】维果斯基把年幼儿童产生日常概念归因于他们的复合思维。他认为,日常概念是由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出发,逐渐概括起来的概念,也称自发概念。科学概念则是指在概念体系的演绎中不断延伸的概念。
2025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添加
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手机登录下载
长按识别,即可下载
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添加
山香官方微信客服
微信长按识别添加
获取1对1备考指导服务
历年试题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